管培生真相:赔了青春又折薪?

发布日期: 2024-06-25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浪潮生活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管培生, 外包, 公司, 岗位, 应届生, 领导, 管培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青年学生/职校/实习生
地点:

相关议题:工资报酬, 派遣劳动/外包工作, 工作时间, 就业

  • 管培生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加班成为常态,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职位晋升和真正的培养。
  • 一些公司以高薪吸引应届生加入管培生项目,但实际工作内容与承诺不符,甚至包含大量杂务。
  • 管培生在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难以获得加班费,加班往往被视为自愿,而非正式的工作要求。
  • “假管培生”现象存在,一些外包公司或中介机构以虚假承诺吸引应届生,收取费用后提供的培养并不真实。
  •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管培生项目的不透明和虚假承诺,加剧了应届生的就业压力和对公平机会的渴望。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又到一年毕业季,“毕业5年,存款有多少”“工作第几年,月薪多少”的话题反复登上热搜。

毋庸置疑,对大多数应届生来说,最常参加的 social 场合是双选会和校招宣讲。最常使用的软件估计也从某音变成了某 Boss。

在众多秋招、春招岗里,最卷不过管培生。高学历只是管培的门槛,笔试、面试又得过五关斩六将。

于是,管培生就像是一场淋漓尽致的职场“诈骗”——百名管培生被临时转岗、赔偿降薪;入职一年不许升职、调薪......这几年,类似的消息数不胜数。对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们来说,管培,到底值不值得?

管培生:一种高度内卷化的职业

在每年的秋招季,一些大型企业的管培生岗位,都是应届生最为青睐的岗位之一。

在招聘网站上,搜索“管培生”相关的职位时,会看到许多知名企业的管培生岗位,比如:

“两年左右成为中层管理者”、“六年时间内晋升为高级经理”等培养目标赫然列在职位描述的前面。

管培生,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管理培训生,是企业针对应届毕业生专门制定的培养项目。

一般来讲,管培生会经历为期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轮岗训练,以熟悉不同业务线的具体工作,并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力的人才,作为企业的未来管理人才储备。

如今的管培生已经完全变了味。

在一些公司,管培生往往有较高的起点。不少管培生的起薪都在2万元以上,有些管培生的薪资甚至可以达到4-6万元/月,相当于一些普通打工人干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与此同时,管培生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内卷化的压力。

为了尽可能多地为公司创造价值,管培生们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工作事务。在一些公司的管培生岗位,入职即意味着加班。

在这种工作强度下,管培生们往往需要付出比其他同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一年之后,有的管培生却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职位都没有升上去,更别谈得到所谓的培养了。

今年3月,一位名叫张骞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入职了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担任管培生,他因此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入职没几天,张骞就收到了领导的工作指示:“小张,你的岗位是销售部助理,根据你的专业背景,你需要在三个月之内学会使用ppt写商业计划书。”

“什么?!”面对领导无理的要求,张骞感到非常失望,他决定向公司投诉。

他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另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管培生小李,入职时也被领导承诺“会有3个月的带教期和充足的培训机会”。但实际上,小李需要负责的工作却包括为领导买午饭、整理档案、打印资料等杂活儿。

在管培生们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他们却很难获得真正的培养。

为了尽快从管培生变成公司的正式员工,管培生们往往会通过多种方式,向上级领导表达自己想要获得培养的愿望。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主动申请加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一般来讲,除特殊行业外,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都应该与工会或劳动者代表协商一致,并确保加班工资。

但在现实中,许多公司的管培生却常常以自愿为由,拒绝加班。

对此,一些管培生表示并不理解。“我们每天都要加班到9点、10点,甚至有时候还要通宵加班,可领导从来不提培养我们的事情。”

还有管培生无奈地说:“我们管培生之所以愿意加班,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资格争取加班费。如果我们有加班费,谁又愿意天天加班呢?”

“假管培生”:一种面向应届生的虚假承诺

如果说管培生是一种高度内卷化的职业的话,那么“假管培生”则是一种高度虚假化的承诺。

所谓“假管培生”,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并没有经过严格培训、也没有得到真正培养的管培生。

这些“假管培生”往往是一些外包公司包装出来的应届生。他们在面试时,会告诉应届生:“我们是某某大企业的管培生项目,只要你通过了我们的面试,就可以进入该公司的管培生培养计划。”

可实际上,这些应届生在面试通过后,却会被分配到一些别的部门,有的可能甚至是客服或者行政岗位。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外包公司的管培生岗位,根本就没有用人名额。交了钱、参加了面试,管培生们就以为自己成功跻身于大厂管培生的行列之中了。

直到年底,公司突然宣布管培生项目取消,管培生们才幡然醒悟,自己被骗了。

可即便如此,这些“假管培生”依然能分到一杯羹。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监测报告》,去年全年“国考”岗位总数为155.7万,而同期“社招”岗位总数量为1037.7万。

也就是说,每10个找工作的应届生中,只有不到一个能拿到“国考”岗位的入场券。

一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面是少数人充分享受到了优质资源,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体制内,也同样出现在市场化的招聘中。

前段时间,“应届生求职不再靠关系”一度登上热搜。在热搜词条下面,有许多类似的故事:

一位应届毕业生投了数十份简历,却迟迟没有面试机会。后来他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小众,很多大公司在招聘时都会注明只招收该专业本科生。

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没想到,这些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注明“只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还会给他追加试用期工资——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变相提高了求职成本。

更典型的案例是在一些打着管培旗号的中介公司。这些中介机构往往声称自己与多家大企业有合作,可以为管培生提供定制化的培养方案。

然而,这些方案的套路基本都差不多:先收取管培生的费用,然后给管培生编造一些奇葩的培养任务,再让管培生在这些任务中度过几个月的“折磨时光”。

管培生在走的时候还不忘责怪中介机构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培养资源,让他们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事实上,这些管培生本来就没有资格获得更好的培养资源。

毕竟,在人才市场上,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从来都是“内部消化”,他们会直接从高校招收实习生,并在实习期满后直接录用这些学生。

而像管培生这样没有经验、没有能力的年轻人,想进大企业根本绕不开这些中介的小套路。

所以,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管培生都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如果管培生真的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好的办法还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END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