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日结工资兼职时受伤 多次讨要误工费无果

发布日期: 2025-11-25
来源网站:www.sohu.com
作者:华商网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误工费, 兼职, 支付劳动报酬, 单位, 意外险, 人员, 公司
涉及行业:交通物流业, 货车/物流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陕西省

相关议题:工资报酬, 工伤/职业病, 派遣劳动/外包工作, 就业

  • 舒次元作为兼职人员,在西安通过第三方派遣公司参与日结工作,因工作期间受伤导致骨折,需在家休养,期间垫付了医疗费用。
  • 受伤后,舒次元多次向派遣公司索要医药费和误工费,公司虽口头承诺支付27天误工费,但一直未兑现且后续未再回复。
  • 派遣公司表示未与舒次元签订劳动合同,但为其购买了意外险,并已向保险公司报案,目前理赔尚未审批通过。
  • 公司称舒次元受伤系与他人发生冲突所致,因此只能通过意外险理赔,未直接承担误工费。
  • 律师指出,即使有意外险,误工费能否获得赔付需依据保险条款及事故责任,若意外险未涵盖或事故因个人过错,派遣单位可能不承担误工费。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外地来西安打工人员舒次元(化名),近期找了一份“日结”工资的兼职工作。由于上班时间灵活,派遣单位从未拖欠薪水,干得较为舒心。可是,他在10月中旬的一次夜间作业时,因右脚外侧被叉车轧骨折,不得不在家养伤。期间,他多次向派遣单位索要误工费无果。

作为第三方派遣单位西安“中原恒业”公司的兼职人员,40岁的舒次元已多次受公司派遣从事日结劳动。他告诉记者,由于是兼职,需要每天在公司安排工作的微信群里浏览用工信息,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活儿,“通常会提前一天发布消息,谁想干可以在群里报名。干完以后,会由公司财务根据‘打卡’情况支付劳动报酬。”

“10月8日,我在微信群里报了一个未央区草滩六路某物流中转站的活儿,当天下午去的,10月9日凌晨3时左右,遭物流工作人员开叉车辗轧到右脚外侧,造成骨折。”舒次元称,看伤期间,自己垫付了790元医药费,且由于在家休养上不了班,多次联系派遣单位要求支付医药费和误工费,“公司虽答应给付27天、每天100元的误工费,却迟迟不兑现,而且在微信中索要多次就不再回复了。”

从舒次元受伤当日的门诊病历可见,西安中医医院的初步诊断结果为“跖骨基底骨折”,诊断证明书显示“建议休息一周”。而从其提供的与公司人员的微信聊天截图看,也确有索要的行为。就其诉求,11月24日下午,派遣公司负责微信群的游女士对记者表示,舒次元系兼职人员,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公司为其办有意外险,事发后已向保险公司报案,目前还未审批下来。至于舒次元的“误工费”要求,她介绍,兼职人员去现场做工,公司会有驻场人员在场,而舒次元受的伤,经驻场人员证实,是其与他人发生冲突时造成,故只能走意外险。

陕西新纪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刘文祥认为,即使派遣单位有意外险,当事人依然可以向其索要养伤期间的误工费,但具体情况需视保险条款及事故责任来认定。若事故被认定为工伤(如因工作原因导致),且意外险包含误工津贴责任,则保险公司可按条款赔付误工费,派遣单位可作为投保人协助申请;如若意外险条款未明确涵盖误工费,或事故因个人过错(如违反操作规范)引发,则派遣单位可能不承担此项费用。

刘文祥表示,在意外险覆盖范围内且事故责任明确时,当事人可向派遣单位索要误工费,否则只能通过过错分担或向第三方追偿解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潘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