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甲医生亲述:每天工作10小时,全年无休是常态

发布日期: 2024-08-20
来源网站:www.163.com
作者:第一财经资讯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医生, 工作时长, 财经, 手术, 小时, 医务人员
涉及行业:服务业, 医疗卫生
涉及职业: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者, 白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 国内医生面临巨大工作压力,每周工作时长普遍在60至80小时之间,远超其他职业。
  • 医生因长时间站立进行手术,穿重达20多斤的铅衣,导致身体极度疲劳,甚至出现腰间盘问题。
  • 大医院医生很难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因手术、病历书写和紧急抢救等原因加班。
  • 医生全年无休成为常态,即使有年休假也很难真正休息,加班并无额外经济补偿。
  • 医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需要从制度上改善医护人员的福祉,减轻工作负担,并重视心理健康建设。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2024.08.19

本文字数:2198,阅读时长大约3.5分钟

导读: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资力更高的专家,他们的工作时长与其他职业相比都是惊人的。

作者 |第一财经 钱童心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社会各界赞美医生、感恩医生的时候,医生长时间和高强度地工作导致的健康和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

在国内,由于大量患者需求,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资历更高的专家,他们的工作时长与其他职业相比都是惊人的。一名专家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除了睡觉,几乎没有一分钟是属于自己的。”

技术突出,腰间盘“更突出”

对于手术医生来说,更是个体力活。一些疑难手术往往需要耗时数小时甚至一整天,手术时间多长,医生就得站多久,还得穿着重达20多斤的铅衣,一个手术下来全身湿透。

而好的专家为了追求手术的完美和极致,会耗费更长时间,这导致一些顶尖的专家“手术技术突出”,但“腰间盘更突出”。

一位知名心血管医生就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不需要再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医术有多高明,但是看到一些别人做不成的手术,常常还是愿意接受挑战,自己有成就感,更是帮了病人一把。”

有人说,很多行业50岁以后已经“后劲不足”,而医生的黄金时代,50岁才“刚刚开始”。如何能在50岁以后依然保持良好的体力,也是很多年轻医生现在就应该关注的问题。

坚持规律生活是维持健康最基本的原则。原则上,医生也是有上下班时间的,比如一些医院规定早上八点到岗,下午五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但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大医院很少有医生能真的做到规律生活,加班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比如手术没有做完,病历没有写完,病人突然要抢救等等,都会导致医生额外的工作负荷。

大三甲医生每天工作长达10小时

多名大型三甲医院大科室的医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长基本在60至80小时,也就是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连轴转”是常态。

“医疗、科研、教育三座大山压着,医生的工作压力真的很大,现在内卷也开始严重,显然无法做到规律作息。”一位上海三甲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他表示,自己只要一有空就会跑步、打球来锻炼身体,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伸出脑袋喘口气”。

另一位三甲医院医生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内卷严重,倒不是因为赚钱方面的压力,而是大家都很拼命,你不做就落后了。”

在过去几年的医生猝死原因中发现,工作导致的过度疲劳进而发生猝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中也包括年轻医生。

一般情况下,除了科室主任级别的医生之外,年轻医生都需要值夜班,即使是主任医生也要值夜班,一周两个夜班的工作时长就接近50个小时。而如果碰到手术日,医生往往需要工作到次日凌晨一两点之后,第二天还要正常上班。

有医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一周最长的工作时间长达近100个小时,就好像在“玩命”一样,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根本玩不起。

去年曾有网上消息称,有医院发布通知,根据专项工作检查问题反馈整改要求,执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并且取消周末加班工资、错时补贴,当时引发热议。

事实上,早在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就提到,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强度,合理设置工作岗位、配备医务人员,科学安排诊疗护理班次,保障医务人员合理休息休假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医务人员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时间长短、危重程度等因素,及时为其安排带薪休假。

全年无休是常态,亟待心理建设

但医生要有真正的休假是非常困难的,查房、门诊、值班几乎占据了医生全部的时间,“全年无休”也是常态。

一名上海大型三甲医院科室副主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几乎从来没有休过假。“休假也是要按年资来休的,按工龄有年休,比如我有15天的年休假,但几乎从来没时间用,太忙了。”他说道。

他还称,医生加班并没有额外的“加班费”,加班做的事情也是分内工作;放弃休假也不能获得经济方面的补偿。

医生的压力还来自于医患关系。就在上个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中午放弃休息,加号门诊诊疗中遇害去世,他甚至来不及吃午饭,引发巨大社会反响。

有人建议“学医和学武之间,最好两个都学”,还有人建议上班随身带上“辣椒水”,以备不时之需。对此,有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如果医生真的都要穿防刺背心、戴头盔上班,不免让人心寒。如何让医疗回归最有温度和最具人文关怀的学科,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思考,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是否出现了偏差。”

还有医生呼吁,在强调对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关爱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心理健康的建设。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表示,去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最常见原因包括:过多的行政性任务(如病历书写、制作报告等)、缺少领导和同事的尊重、工作时间过长、缺少对生活的自主掌控等等。

他认为,要改善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从制度上要真正体现对医务人员群体的尊重与爱护,把改善医护人员福祉提升到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同等重要的位置,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荷。作为医生个人,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重视自身心理健康,发现自己压力过大时要主动寻求帮助,包括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微信编辑| 雨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热门跟贴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