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民办高中生源萎缩,教师开学前遭突击裁员、调岗|教育观察

发布日期: 2025-08-29
来源网站:www.caixin.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教师, 职业本科, 职业教育, 民办, 普通高中, 教育, 财新
涉及行业:教育, 服务业
涉及职业: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者
地点: 河南省

相关议题:裁员, 工资报酬, 失业, 离职辞退(包含遭到裁员或逼退)

  • 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vwtrBwsQ](https://a.caixin.com/vwtrBwsQ)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 多地民办高中因招生不足,部分教师在开学前被临时通知裁员或调岗,导致部分教师失去授课岗位。
  • 一些民办高中教师虽未被裁员,但面临降薪压力,学校在学费收入锐减的情况下采取降薪裁员措施。
  • 无编制的教师在生源减少的背景下,面临更高的失业风险,部分教师被要求参与招生宣传,未完成任务还会被罚款。
  • 部分即将入职的毕业生在入职前被学校单方面解约,失去原本的就业机会,被迫重新寻找工作或考编。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vwtrBwsQ](https://a.caixin.com/vwtrBwsQ)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临近开学,就职于河南某民办高中的语文老师葛静却等不来开学第一课。8月初,学校通知葛静,由于新高一计划招收6个班,实际只招满3个班。无课可教的她可能需要转岗。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民办高中的教师称在开学前接到解聘或转岗通知。有一些民办高中教师虽未被裁员,但正面临降薪的窘境。艾莉在浙江某三线城市民办高中担任英语老师,7月初学校召开结束会议,提出将全面降薪裁员。

财新梳理发现,今年招生季,多地民办高中出现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部分民办高中分数线低于中职院校已不是个别现象。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政策的深度调整,使民办高中进入行业洗牌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均面临生存压力。

多地民办学校招生遇冷

受少子化冲击,当前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人口呈快速下降趋势,一些地区幼、小学龄段在编教师需要转岗、分流,无编制的教师则面临失业风险。(详见财新报道《一年关闭2.8万所幼儿园、小学 少子化冲击持续》、《中小学生源锐减,中部省份区县教师转岗分流》)

然而,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人口仍保持增长趋势。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1036.20万人,较2023年增长7.07%。根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司洪昌等人预测,中学在校生规模将呈倒U形的发展曲线,初高中分别于2027年上半年、2030年上半年达“顶峰”。

在高中生源数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今年民办高中却遭遇招生“寒流”:生源萎缩、学费收入锐减,甚至有民办高中招生出现仅1人报名、“零录取”的现象。

今年广州中考考生数量较2024年增加1万人,达13.9万人。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此前发布的中考补录计划显示,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全市有140所共10649个计划进行补录,其中公办普通高中计划698个,民办普通高中计划8478个(含公费计划12个),中外合作办学计划1473个。民办高中学位补录占比达近80%。

此轮补录之后,62个普通高中补录计划完成率100%,民办普通高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补录志愿填报整体热度不高。

在北京、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民办高中遇冷的情况同样存在。部分民办高中录取分数线不仅低于公办普高,还大幅低于公办职高。

以深圳为例,今年公办普高录取分数线整体上涨,但绝大多数民办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为325分。录取分数最高的民办高中富源学校分数线为415分,低于公办普高最低分数线(423分),这种情况在往年录取中较为罕见。深圳第一、二、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均在400分以上。其中,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录取分数达491分,比民办普高的录取分数线高出100多分。

民办高中面临多重挑战

虽然高中阶段教育人口尚在增长,但民办高中正面临公办高中扩招、职教改革以及家长经济理性增强等多重挑战。

近年来,教育部放宽普通高中录取比例限制,普职比逐年提高。公办普高招生规模随之扩张,分流了民办高中的部分生源。同时,在“公民同招”、“全民摇号”、指标到校等一系列政策改革下,民办高中“掐尖”招生受到限制,家庭对于优质学位的需求转向公办教育系统。

从经济成本来看,民办学校学费普遍高于公办学校,在经济形势不确定的背景下,家长对教育投入更加谨慎,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公办学校甚至是职业学校。

广东家长张晓表示,成绩不好上民办高中,三年投入十几万,最好的结果可能是上个大专。而中职也能上大专,还不用花这么多钱。

此外,广东、北京等地正在推进中本贯通等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让学生和家长看到了一条学历和技能兼顾的新路径。

所谓中本贯通,是指考生被录取后先在中职学校学习,再通过转段考核进入对应的本科院校学习,最终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连贯的职业技能与学历提升路径。

今年广州一名学生以中考716分的高分,被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的中本贯通班录取。从录取分数看,该校中本贯通班的平均录取分超过了普高第二梯度投档线(667分)。(详见财新报道《广州高分考生舍普高选中职 “中本贯通”能否重塑职业教育格局》)

该高分考生家长称:“期待孩子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自食其力就好,不要啃老。”这一心声反映了当下不少考生家长在升学、择校时的观念变化:不再单纯追求学历,而是更注重孩子是否学到真本领和走出校门后的就业前景。

当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在高考录取阶段,民办本科的吸引力在下降,不乏高分考生转向报考职业本科,这也在出口端削弱了民办高中的吸引力。(详见财新报道《部分职业本科成高招热门校,择校观念生变》)

未来,随着中本贯通、职业本科的继续扩容,民办高中生源分流可能还会持续,缺乏办学特色和成果的民办高中将面临经营困难。

山东济宁一所民办高中教师表示,今年学校要求教师转发招生视频,完不成任务要罚款。2025届毕业生小唐此前签约了海南一所民办高中,暑假期间她一直在为开学做准备,但近期学校向她下达了裁员通知。接下来小唐计划考编,争取进入更稳定的公办学校。

面对教育格局调整与招生挑战,民办学校如何立身?第三方研究机构蒲公英教育智库指出,民办学校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公办教育体系因规模、体制和资源所限而难以系统性破解的教育教学难题。而这些难题通常集中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例如,部分民办学校可以为不适应标准化环境的学生提供更具包容性、支持性的成长生态,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公办大班额难以实现的定制化学习方案。攻克这些难题后,民办学校便构建了自身独一无二的“办学生态位”,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文中教师、家长均为化名)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