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11-10
来源网站:x.com
作者:昨天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拖欠薪资, 中国劳工, 中国, 项目, 一带, 信息, 网络
涉及行业:采矿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山西省

相关议题:工会, 海外中国工人, 工资报酬, 拖欠工资

  • 多个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项目中长期拖欠中国工人工资,部分工人连续数月甚至半年以上无薪工作。
  • 工人通过网络反映被欠薪情况后,常遭遇信息删除、威胁和压制,难以通过公开渠道维权。
  • 被拖欠工资的中国工人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涉及十余个国家和多家大型国企。
  • 相较于受本地法律和工会保护的当地工人,中国工人的工资更容易被拖欠。
  • 海外中国劳工在项目停工后往往成为最先被抛弃的群体,既拿不到工资,也难以获得有效帮助。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中国国企满世界欠薪,“一带一路”变“一欠一路”(2025.11.05)」11月5日,来自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的一则罢工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引发全球中国海外劳工的关注。消息显示,该项目承建方山西建投公司长期拖欠中国工人工资,工人被迫连续三个月无薪工作,最终集体罢工、堵路维权。

当工人将相关视频与信息上传网络后,短时间内,来自非洲、东南亚、中东乃至欧洲的中国劳工纷纷留言,讲述自己所在项目同样被拖欠薪资的经历。这些零散的信息,拼凑出一个触目惊心而又长期被忽视的现实: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欠薪问题,正逐渐呈现出系统化、常态化的趋势。

根据不完全统计,工人所提到的欠薪事件波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涉及几内亚、坦桑尼亚、沙特阿拉伯、白俄罗斯、柬埔寨等十四个国家。被指拖欠薪资的企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外基建投资的中坚力量,包括中铁集团、中建集团、中国水电、中石油、中石化、中电建、中冶集团、中土公司、山西建投等。工人被拖欠工资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

过去十余年,“一带一路”被中国政府视为国家级战略,用以展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发展愿景。然而现实却是,多个项目的实际结果与最初承诺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不少工程陷入停摆或烂尾。意大利、菲律宾、巴拿马等国甚至先后宣布退出相关合作。

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海外中国劳工也逐渐陷入困境:他们在异国他乡修筑铁路、水坝、公路,干最苦的工作。但当项目因财政危机或政局动荡而停工时,他们往往成为最先被抛弃的一群人。他们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还要被公司甚至警察以“维护国家形象”“理解国家困难”为由,禁止在网络上求助。一旦他们尝试在网络上发声,便会遭遇威胁与压制,发布的信息通常也在数小时内被删除一空。

这些中国国有企业不仅拖欠中国工人工资,也拖欠当地人工资。不过,由于当地劳工受本国法律和工会保护,加之没有中国工人那么多软肋,拖欠他们工资更容易引发罢工甚至暴力冲突。所以,相对于当地工人,中国工人的工资更容易被拖欠。

如今,在中国的官方叙事中,“一带一路”已很少被提及。而那条曾被中共宣传为“现代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正在逐渐沦为充满烂尾和欠薪的“一欠一路”

---

编辑 删除 返回